2017年,整個彩電行業經歷了風暴洗滌,互聯網電視品牌蕭條,互聯網電視市場份額下降,整個彩電市場回歸畫質本身。各大廠商都在努力挖掘畫質的新可能性。最近傳言三星即將開始試生產QD-OLED,堪稱QLED和OLED顯示屏的結合。
顯示技術呈兩極多強格局。
無論在液晶電視領域,哪種顯示技術是未來顯示技術趨勢爭論最激烈的是QLED和OLED,兩種顯示技術都有自己的陣營。此外,還衍生出WOLED、MicroLED、噴墨印刷技術等概念術語。顯示技術的發展是百花齊放,哪種技術會成為下一代顯示技術?
WOLED不是真正的OLED技術。
OLED顯示技術,實際上是指RGBOLED,三原色獨立像素發光形成各種顏色,顏色表現力,對比度很好,但材料生產和顏色穩定控制困難,存在更嚴重的燒屏現象,導致OLED屏幕成本高。因此,WOLED誕生了替代解決方案。
WOLED顯示技術采用白色發光與濾光片相結合的技術實現全彩顯示。在三個白色發光OLED二極管上加入RGB三原色濾光膜,形成視覺三原色發光。白光均勻,亮度更高,使用壽命更長。當然,色彩還原能力要讓步,節能不如RGBOLED面板。
Micro-LED技術不成熟,上大屏需要時間。
顧名思義,Micro-LED是一種小型LED。將微縮LED做成陣列,但批量轉移到電路基板上,最后加上保護層和電極,封裝后做成顯示屏。因為每個像素都可以單獨定位和發光,所以Micro-LED屏幕可以實現超高對比度和非常華麗的畫面。理論上,Micro-LED像素具有自發光特性,效率更高,節能更多。
然而,它仍然不能動搖OLED的主導地位。歸根結底,由于技術不成熟,MicroLED最大的問題是成本高、產量低、批量生產困難。作為一種前瞻性的顯示技術,除了蘋果和索尼,主要集中在臺灣面板制造商。MicroLED的成功已經成為打破OLED長期被韓國企業壟斷的關鍵。
噴墨技術大有趕超的氣勢。
隨著AMOLED顯示屏的應用,蒸汽鍍膜技術與噴墨打印技術之間的爭議逐漸形成,后者有很大的趕超趨勢。噴墨打印技術在玻璃或塑料底板上打印OLED顯示像素點的技術。該工藝技術將有效提高大型OLED柔性顯示屏的產量,降低生產成本。
總結:縱觀整個AMOLED市場,韓國企業LG和三星已經成為全球顯示行業的霸主。其中,三星在小型OLED面板上的份額高達95%,幾乎壟斷了市場;排名第二的LG一直在大型OLED面板上占據主導地位。憑借WOLED顯示技術和80%以上的良率,在大型電視應用領域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。
近年來,國內面板制造商不斷努力,形成了京東方、華興光電、天馬微電子、輝光電、維信諾、信利等本土企業的發展趨勢,在中小型AMOLED領域占有一席之地,大型AMOLED領域的主導地位仍掌握在LGD手中。據報道,京東方和華興光電已將10.5代LCD生產線作為噴墨打印技術的測試生產線提上議程。如果能夠實現大規模生產,它可能成為業第一個將噴墨打印技術應用于RGBOLED的行業。